时间: 2025-05-24 08:5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59:45
山中对雪有作
作者:杜荀鹤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
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
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
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
整片天地万象俱全,唯有大江的流水不受阻碍。
虎狼遇到猎物难以藏身,松柏在风中容易抬头。
在华美的帐幕中,英雄与佳人共享快乐,
而山村的鸟雀却共忍民众的忧愁。
怎么能让苍茫的色彩长久遮蔽,
必须让三光普照整个九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英雄携妓”,借用历史上游侠的形象,表现了当时士人对英雄豪杰与美人相伴的向往。同时,“三光照九州”可以与道教思想相联系,体现了光明与繁荣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50年-约933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溪,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深厚,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盛世时期,诗人借雪景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反映出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与对自然的赞美。
杜荀鹤在《山中对雪有作》中,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对天地万象的感慨与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一浑乾坤万象收",描绘了大雪覆盖万物的场景,写出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而“唯应不壅大江流”则传达出一种自由与流动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不息、万物生长的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活状态和植物的顽强生命力,暗示了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法则。同时,这种对比也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复杂与无奈。接着,诗人引入了“玉帐英雄携妓赏”,通过描绘豪华的生活,揭示了当时士人们的浮华与享乐,而“山村鸟雀共民愁”则通过朴素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民众的苦痛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渴望光明与希望照耀整个国家。这种向上的情感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光明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民众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虎狼遇猎难藏迹”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美
B. 社会的险恶
C. 个人的奋斗
“三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光明与希望
C. 生命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民众生活的关心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