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8:3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8:30:28
陇头水
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陇头的山坡高得无边无际,远行者向远方眺望故乡。
关隘和河流分隔了彼此,沙土阻断了归心似箭的思念。
马儿拴在千年古树上,旌旗在九月的霜寒中飘荡。
自古以来的哀怨,都是为了忠于国家而发出的哀鸣。
作者介绍:卢照邻(约637-730年),唐代诗人,字仁卿,号紫云,曾任过多种官职,以诗歌和赋见长,诗风清新,常表现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盛世之际,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借征人思乡之情,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怀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陇头水》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代表作,展现了深厚的乡愁与对国家的忠诚。全诗通过描绘征人高处望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哀愁。首句“陇坂高无极”以景衬情,描绘了高耸的山坡,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暗示征人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征人一望乡”,则将焦点转向征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诗中“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关隘与河流如同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归路。这里的“沙塞”不仅指地理上的阻隔,更象征着征人心中归乡的渴望被阻断的无奈。接下来的“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通过马和旌旗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背景与士人的忠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最后一句“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士人为国捐躯的悲壮与忠诚,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厚重,主题鲜明,意象生动,展现了卢照邻的艺术才华及其对国家和故乡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征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展现了士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奋斗。
诗词测试:
诗中的“陇坂”主要指什么?
A. 河流
B. 山坡
C. 城市
诗中“马系千年树”意味着什么?
A. 骑马的乐趣
B. 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
C. 树木的美丽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乡与忠诚
C. 失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