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5: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5:41:27
答许询诗 其二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争先恐后、名利追逐的态度,认为这些都不是自己所关心的事。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感悟,才是他所追求的。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其表达的哲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近,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清高与隐逸之风。
作者介绍: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澄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以书法而闻名,被誉为“书圣”。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羲之与友人许询的交往中,反映了他对名利的看淡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魏晋时期士人多追求精神寄托,王羲之的此番感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
《答许询诗 其二》简短而深刻,展现了王羲之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人用“争先非吾事”开篇,直接表明了对急功近利、追逐名利的态度,显得非常果决与冷静。接着“静照在忘求”,进一步阐述了他所向往的境界: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明亮,远离物质的纷争与追求。这种心境与魏晋时期士人崇尚的“清谈”文化相呼应,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王羲之的诗歌语言简练却蕴含丰富,令人回味无穷,反映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度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哲理的借鉴。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淡漠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反映了王羲之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争先”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达到的境界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