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兰亭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1 07:26:45

诗句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26:45

兰亭诗二首 其二

作者: 王羲之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思考。大象运转,万物周而复始,世界的变化并不依赖于我的意愿。究竟归属何处,顺应自然法则便会安稳。即使我有心去理解,往往也无法领悟,反而被世俗的利益缠绕。与其被动接受,不如随遇而安,享受美好的时光。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寄托着我的情感和思绪。仰望蔚蓝天空,俯视碧绿水边,心中豁达而开阔。大自然的造化功力深厚,万物皆有其道理。即使景象各异,也能让我感受到新鲜的体验。与友人共聚,彼此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探索真理,领悟人生,就如过客一般。往日的经历并不如我所期望,空荡荡的房间是我内心的归宿。遥想千年之后,又何必怀念过去呢?人与人之间不必拘泥于形式,心灵是最重要的。清明的心灵能去除尘世的污垢,静止则会生出卑陋的欲望。保持内心的坚固并不容易,三杯酒可以解开心中的束缚。心思活跃不受拘束,炫耀反而会平息。虽然没有乐器的声音,泉水依然清澈悦耳。尽管没有高歌的吟唱,诗句依然流淌着芬芳的气息。享受于此时此刻,寄托在千年的期盼中。合与散是事物的常态,生与死没有开始。创造新的事物不断前行,一去不再回头。在当今看来,这都是神奇的事情,信仰也同尘埃般渺小。谁能不对此感慨,皆在推理之中。言语的存在是永恒的,河水清澈并不需要等待。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
  • 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与造物的力量。
  • :感叹词,表示赞美或感慨。
  • 三觞:三杯酒,象征解忧。
  • 河清:指河水清澈,象征美好的愿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世视为楷模,尤其是《兰亭序》更是千古传颂的佳作。王羲之的诗词以情感真挚、形象生动著称,常蕴含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兰亭诗二首》是在一场春季聚会中创作的,王羲之与友人们在兰亭赏春饮酒,吟诗作对,气氛悠然自得。此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艺术的感悟,蕴含了深厚的哲理。

诗歌鉴赏

《兰亭诗二首 其二》展示了王羲之对自然、人生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悠悠大象运”引出人生的无常,接着探讨了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这种思考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态度,王羲之并不拘泥于个人的得失,而是选择以逍遥自在的心态面对变化。

诗中多次提到“无”,如“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表达了即使在没有外在事物的情况下,内心的感受依然可以丰富多彩。这种内在的丰富感受是王羲之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他希望通过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达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状态。

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合散”、“修短”更是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王羲之的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悠悠大象运:时间悠长,万物运行不息。
  • 轮转无停际: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 陶化非吾因:自然的变化不是我所能控制的原因。
  • 去来非吾制:生死往来并非我所能支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自然的轮转,强调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如“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强化了内心感受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强调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重要性。王羲之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广阔与自由。
  • :象征流动与柔韧。
  • :象征放松与解忧。

文化内涵

春天的意象不仅代表着自然的复苏,也寓意着人生的希望与新生。水的流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酒则是人们在生活中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悠悠大象运”是指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自然的变化
    • C. 人生的起伏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物质匮乏
    • B. 内心的丰富
    • C. 自然的美好
    • D. 生活的单调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与顺应自然
    • B. 友谊的重要性
    • C. 追求名利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内心的丰富
  3. A. 人生的无常与顺应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王羲之的诗词相似,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陶渊明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 李白《将进酒》:与王羲之的洒脱相似,表达了对人生的畅快与放纵。

参考资料

  • 《王羲之书法艺术研究》
  • 《魏晋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我醉 辞荐 喜梁叔一归省 寄戴宾廷 九日霞标山中得遇丁孟白共饮 自渠丘同马三如宿王申甫峒峪别业 过重萝山留别主人丁平之 琅邪绝顶怀渭清 送光禄大夫王子之南都时以九庙功成迁 送梅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差万别 門字旁的字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必经之路 宝盖头的字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专心一意 捣衣 术氏冠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提手旁的字 吐弃 将无做有 郎前白发 鬯字旁的字 海外东坡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反文旁的字 陵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