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7:32
柳梢青·茅舍疏篱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
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
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茅草屋旁边,稀疏的篱笆,半天飘落的残雪,斜倚在低矮树枝上的雪影。这样的景色更显得和谐,烟雾缭绕的修竹与寒冷溪水中的明月相映成趣。诗人静静地伫立在这里,时间似乎也因这宁静而缓慢流逝。即便身形瘦弱,也无妨为此刻的美丽而陶醉。究竟是谁赋予这些才情,描绘出如此深邃的思绪,最终流淌成这一首新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意象如“寒溪”、“修竹”均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景物,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思索。
作者介绍:
杨无咎,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词句中多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诗人沉浸于田园静谧生活、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时刻,反映出当时士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柳梢青·茅舍疏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种恬淡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诗的开篇“茅舍疏篱”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朴素的环境,接着“半飘残雪,斜卧低枝”描绘下雪后的美丽,营造出一种轻柔静谧的氛围。诗中的“烟笼修竹,月在寒溪”则通过对比展示了自然的清幽,烟雾缭绕与月光交辉的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宁宁伫立移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瞬间的珍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令读者能感受到那份静谧与悠然。最后两句“谁赋才情,画成幽思”是对创作源泉的追问,表达出诗人对灵感来源的感慨与思索。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茅舍疏篱”指的是什么?
A. 城市的高楼
B. 乡村的简单居住环境
C. 宫殿
“宁宁伫立移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焦虑
C. 宁静与珍惜
诗中的“寒溪”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清冷与深邃
C. 喧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