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6:26
蓬瀛簪笏旧联行,
紫极差池降宠章。
列国山河分雁字,
一门金玉尽龙骧。
耿家符节朝中美,
袁氏芝兰阃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
伫听歌咏两甘棠。
这首诗表达了对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的祝贺。诗中提到蓬瀛(传说中的仙境)和官职(簪笏)曾经的荣华,暗示韦中丞之前的成就和地位。紫极(紫禁城)与差池(差役)象征着朝廷的恩宠。列国的山河分布如同雁字,象征各国的分隔;而韦家门内的金玉则代表着高贵与富贵。耿家与袁氏分别代表着朝中的美德和门外的芬芳。最后,烽火连天,限制了边疆的和平,而诗人则在此静待动人的歌声。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时事的敏感著称。他在唐代的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写于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之际,表达了对其升迁的祝贺,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士人对名位的追求。
整首诗以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其的祝贺与期待。开篇提到的“蓬瀛簪笏旧联行”,不仅仅是对韦中丞过去成就的回顾,更是对其未来的期许。接下来的“紫极差池降宠章”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朝廷对他的宠爱与重视。诗中描绘的地理意象如“列国山河分雁字”,不仅展现了国家的分裂,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耿家符节”和“袁氏芝兰”,呈现了对道德与品德的赞美,反映出士人对家族声望的重视。最后的“烽戍悠悠限巴越”则是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责任感。整首诗在表达祝贺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韦中丞升迁的祝贺,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展现了士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一门金玉尽龙骧”中的“金玉”主要象征什么?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