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6: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05:35
遮藏末利槛,缠裹芭蕉身。我亦入室处,忍寒待阳春。
这首诗描绘了在霜后,植物面临寒冷的情景。诗人用叶子遮挡住了窗台,芭蕉的身影被缠裹得紧紧的。我也走进了屋子,忍耐着寒冷,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芭蕉”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坚韧和生命力,虽然受寒霜侵袭,仍然保持生机的希望。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其与人文情怀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抒发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二》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天气中的芭蕉,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诗的开头提到“遮藏末利槛”,显示出一种对外界寒冷的防御,暗示着内心的脆弱和对温暖的渴望。“缠裹芭蕉身”则具体描写了植物在寒冬中如何顽强生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
“我亦入室处,忍寒待阳春”中,诗人把自己与自然相联系,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通过这种人与自然的融汇,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面临寒冷的现实,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处于寒冷之中,但却在等待春天的到来。通过简单的意象,诗人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在生活中,即使经历困难,也要保持希望,期待美好的未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面对寒冷和困境时,坚韧不拔与希望并存的精神。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遮藏末利槛”指的是哪种景象? A. 花开 B. 寒霜 C. 暖阳
诗人“忍寒待阳春”的态度是? A. 悲观 B. 消极 C. 积极
“缠裹芭蕉身”中的芭蕉象征着什么? A. 脆弱 B. 坚韧 C. 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头》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描写中传达了对生命与希望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