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继祖蟠室三首》

时间: 2025-05-12 07:36:33

诗句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6:33

原文展示: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白话文翻译:

我手中有万卷书籍,现在却一个字也无法写出,就像在野外的僧人一样无所依托。短暂的光阴还没有还清我的债务,想问班生借几本书来看看。

注释:

  • 万卷:形容书籍极多。
  • 吾今一字无:我现在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 打包:随身携带或放置。
  • 野僧:在野外生活的僧人,暗指孤独无依。
  • 短檠:短暂的光阴。
  • 残年债:未还清的岁月债务,暗指过去的遗憾。
  • 班生:指班固,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借用其名表示对文学的向往。

典故解析:

  • 班固:汉代文学家,著作《汉书》,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学问的象征,借用其名表示希望从中获取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君复,号潜斋,宋代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心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与义晚年,反映了他对知识渴求与生命无常的感慨。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境遇让他感受到书籍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生活境况的深刻反思。开头的“万卷吾今一字无”,不仅表达出诗人手中拥有丰富的书籍,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其转化为文字,瞬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打包随处野僧如”,用“野僧”比喻自己,传达出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似乎诗人感到孤独和无依。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情,短暂的光阴让他感到急迫,未尽的债务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未完成事业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折射出人对知识的渴望、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诗意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卷吾今一字无:表达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无法表达。
  2. 打包随处野僧如:将自己比作无依无靠的野僧,暗示内心的孤独。
  3. 短檠未尽残年债:短暂的时间里未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4. 欲问班生试借书:渴望向班固借书,体现对知识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野僧”比喻自己,强调孤独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反讽:表面上是对借书的请求,实则反映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知识的渴望、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未竟事业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卷:象征知识的丰富与广博。
  • 野僧:象征孤独与无依。
  • 短檠:象征短暂的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卷”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诗歌
    • C. 文章
  2. “打包随处野僧如”中“野僧”用来比喻什么?

    • A. 孤独
    • B. 富有
    • C. 忙碌
  3. 诗中提到的“班生”是谁?

    • A. 诗人
    • B. 文学家
    • C. 僧人

答案:

  1. A. 书籍
  2. A. 孤独
  3. B. 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但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题继祖蟠室三首》则更关注对知识与时间的反思。
  • 《登高》:同样使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在主题上更为悲壮,与陈与义的诗歌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汇编,提供相关背景资料。
  • 《古诗词解析》:对古诗词的逐句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送马秀才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 酬于訢校书见贻 秋宵宴别卢侍御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 送吴秀才之山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松瀑 烟土 包含溷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涣然冰释 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轩虞 二字旁的字 心往神驰 凿龟数策 钻坚研微 戍城 六韬三略 无穷无尽 包含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