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5:48
观江涨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涨江临眺足消忧,
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併翻孤日去,
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
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
眼中唯觉欠扁舟。
涨潮的江水在眼前涌动,
我倚着拐杖,感觉这土地仿佛要浮起。
层层波浪翻涌着孤独的太阳渐渐西去,
两岸的潮水横流,仿佛要卷起半天的云彩。
水中的鳄鱼杂乱地争夺新的栖息地,
海鸥和白鹭惊慌失措,飞离了故乡的洲岛。
即使可以做个官职也阻碍不了我的心情,
我眼中只觉得缺少一只小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鼋鼍”与“鸥鹭”都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象征,反映出人和自然的和谐或冲突。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交织在一起。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15年),字公辅,号大白山人,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而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可能是在观察江水涨潮时,激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观江涨》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江水涨潮景象,诗人传达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的开头“涨江临眺足消忧”,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心态,江水的涨潮象征着生活的波动,既有美的享受,也暗藏着忧虑。
随后的描写中,波浪与孤日相伴,形成了一种孤独而壮阔的画面,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变化。两津横卷的半天流动,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两句,“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有官职可以追求,却无法满足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既向往自由又被现实束缚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江水涨潮的描写,诗人反思自我,探讨生活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观江涨》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与义
C. 杜甫
“叠浪併翻孤日去”中的“孤日”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孤独的日子
B. 孤独的太阳
C. 孤立的岛屿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A. 官职
B. 自由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人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突出自由与奔放的精神。两者在意境上与《观江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