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时间: 2025-05-08 06:04:51

诗句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士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04:51

原文展示: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士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点燃香料,进入梦境,醒来时正好看到眼前的秋山。城市中的马蹄声不绝于耳,然而此时与他同在的却是四位闲适的文士。南方的树木郁郁葱葱,湘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孤鸟在空中飞去,晨光宁静而柔和。那身穿木屐的士人,十年未变,依旧顽固。与其如此,不如去拜访君子,坐在这岩石之间。远处的山峰如同修长的眉毛,近处的山峰如同倾泻的秀发。书生的眼中满是纷乱的景象,无法专注。一笑间,似乎将世俗抛弃,打破千年的束缚。诗写成后,就如同画作一般,值得珍藏而不可轻易删改。

注释:

  • 焚香:点燃香料,古人常用来净化环境,增强情绪。
  • 南国树:指南方的树木,象征着芳草鲜美。
  • 湘水:指湘江,水光潋滟,生动形象。
  • 屐士:穿木屐的人,象征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诣君:拜访朋友。
  • 修眉:形容远山的形状。
  • 堕鬟:形容近山如同垂落的秀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子美,号澹庵,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秋山中与友人聚会,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亲密。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于秋山中闲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诗的开头以“焚香消午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似乎时间在此刻凝固。接着通过“离离南国树”和“闪闪湘水湾”的描写,展现出南方秋天的自然景色,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人在此时与友人一同闲坐,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快乐。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的形态,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观察能力。而最后两句“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暗示诗歌与人生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焚香消午睡:点燃香料,消磨午后的睡意,营造宁静的氛围。
  2. 开画逢秋山:睁眼发现秋天的山景,仿佛开启了一幅画卷。
  3.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在繁忙的城市中,诗人与四位文士却显得悠闲自得。
  4.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南方的树木茂盛,湘江水波闪烁,生动描绘出秋天的自然美。
  5.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孤鸟飞走,晨光依然宁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6. 屐士十年蜡,未散腰脚顽:十年如一日,穿着木屐的士人依旧顽固,隐喻对生活的坚持。
  7.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与其这样,不如去拜访朋友,共享这宁静的时光。
  8.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形象的比喻,生动描绘山的线条,体现诗人的艺术眼光。
  9.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书生的思想纷繁复杂,无法集中。
  10.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一笑间,仿佛超脱了世俗,打破时间的束缚。
  11.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诗作完成,如同一幅画,值得珍藏,不可轻易删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峰如修眉”,生动形象。
  • 拟人:孤鸟的去与晨辉的回,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在于追求自然与友谊的宁静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清雅。
  • 秋山:代表自然的美与时光的流逝。
  • 孤鸟:象征孤独与自由。
  • 晨辉:象征新生与希望。
  • 屐士:代表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渭河
    • 答案:B
  2. “远峰如修眉”中的“修眉”用来比喻什么?

    • A. 山的形状
    • B. 女子的美丽
    • C. 书法的笔画
    • D. 诗的韵律
    • 答案:A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世俗权力
    • B. 自然与友谊
    • C. 财富与名利
    • D. 学问与知识
    •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与义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每见王太丞邑事甚冗而剸剧之暇犹能过访山馆 诸葛武侯 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作此诗 龙泉寺石井二首 夜直 读後汉书 宋中道挽辞 昼寝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金山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沿才受职 血字旁的字 了理 脑幕 穴宝盖的字 莱州湾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吊死扶伤 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辻辻 业业矜矜 百业凋敝 立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酒魔 精兵简政 黽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