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21:46
至潭州闻猿
作者:李绅 〔唐代〕
昔陪天上三清客,
今作端州万里人。
湘浦更闻猿夜啸,
断肠无泪可沾巾。
昔日我曾陪同三清的客人,如今却远在端州,成为万里之外的人。湘水边响起猿猴的夜啼,心如刀割,却无泪可流,无法用手巾来沾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绅,字鸿渐,号青田,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绅流亡期间,正值他身处端州的艰难时光。作者借猿声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悲伤。
《至潭州闻猿》通过描绘作者从昔日的光辉岁月到如今的孤苦境地,展现了一幅感人至深的情感画卷。开头两句,李绅用“昔”和“今”对比,既引出自己曾经的辉煌,又突出了如今的落寞。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特别是提到“三清客”,不仅让人联想到道教的清净与超脱,也让人感受到诗人曾经的理想与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现实,湘江边的猿啼声在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呼应着作者内心的苦楚。“断肠无泪可沾巾”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作者心如刀割,泪水却已无法流出,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助与绝望。
整首诗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得以升华,猿声不仅是夜的伴奏,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宣泄的媒介。李绅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个人的孤独与时代的变迁相结合,创造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及对失去的怀念。李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孤独、无奈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绅曾陪伴的客人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地名“端州”现在是哪个地方?
诗中“断肠无泪可沾巾”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绅的《至潭州闻猿》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但李绅更多的是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与思念的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