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4:12
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我想要去仙峰炼制九品丹药,独自仰望华顶朝拜仙坛。
高耸的石柱和美丽的奇树在空中显得碧绿,
水珠悬挂如银河,映照着寒冷的月光。
天外传来仙鹤的叫声伴随着绛色的节奏,
山洞中的云气环绕着琅玕,
可惜浮生中没有可以向师学习的地方,
我只能空诵仙经,幻想自己能飞翔。
李绅(约792年-865年),字梦桂,号青山,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华顶》创作于李绅对道教文化的深入研究之际,表现了他对长生不老与超然物外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命题的关注。
李绅的《华顶》以其清新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开头便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与超脱的渴望,"欲向仙峰炼九丹"展示了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暗示着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石标琪树”、“水挂银河”,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然的氛围。尤其是“天外鹤声随绛节”,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感,也传达了长生不老的理念。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上相互呼应,情感上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诗人虽希望能修炼成仙,但却感受到现实的无奈与空虚,结尾的“浮生未有从师地”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师承与真理的渴望。诗的情感在美丽的自然与人生的无奈之间交织,让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超脱与长生的渴望,同时也对现实的无奈与人生的短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与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之间,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忧伤。
李绅的《华顶》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长生与超脱的渴望
C. 对爱情的思考
诗中“石标琪树”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日落的景象
B. 高耸的石柱和美丽的树木
C. 浪花的景象
“浮生未有从师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B. 对师长的敬仰
C. 对自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