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48
原文展示: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 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 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白话文翻译: 巨鲸般的动荡刚刚平息,狂犬仍在雪中狂吠。 忧愁如山压顶,难以抑制,直到天明仍未消散。 军队开支动辄千金,粮食储备已不足三个月。 陶士行真是智者,早早储备了头颅和碎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关心时政,对社会动荡和军事开支有所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社会动荡或战争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和军事开支的担忧,以及对智者如陶侃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忧虑。首两句以“奔鲸”和“猘子”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间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忧愁,无法抑制,直至天明。最后两句通过对陶侃的赞美,暗示了对智者和节俭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军事开支和粮食储备不足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了宋代诗人对时政的关心和对智者的敬仰。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智者的敬仰。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动荡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忧愁,同时通过对陶侃的赞美,表达了对智者和节俭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奔鲸”比喻什么? A. 巨大的动荡或混乱 B. 狂犬 C. 智者 D. 粮食储备 答案:A
诗中的“猘子”比喻什么? A. 巨大的动荡或混乱 B. 狂犬 C. 智者 D. 粮食储备 答案:B
诗中的“忧端”指的是什么? A. 巨大的动荡或混乱 B. 狂犬 C. 忧愁的源头或忧虑的事情 D. 粮食储备 答案:C
诗中的“陶士行”指的是谁? A. 巨大的动荡或混乱 B. 狂犬 C. 智者 D. 粮食储备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