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4:52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作者:许浑 〔唐代〕
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
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
池光秋镜澈,山色晓屏寒。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在南亭梦中我钓鱼,清晨起床时月光依然残存。
露水沉重,萤火虫依偎在草丛中,微风轻拂,蝴蝶在兰花上轻轻停留。
池塘的水面如秋天的镜子般清澈,山色在晨曦中显得寒冷。
我更加怀念陶渊明隐居的生活,心中却无意再去官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安,号希逸,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生活的某个清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许浑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南斋梦钓竿”,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意境,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钓鱼隐居生活的渴望。“晨起月犹残”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优雅,月光尚未消退,给人一种诗意的朦胧感。
接下来的两句“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露珠的沉重感、萤火虫的依偎、微风中蝴蝶的轻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池光秋镜澈,山色晓屏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池水如镜,清澈见底,山色在晨光中显得清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最后两句“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诗人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形象在诗中成为一种理想的象征,显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斋”指的是什么地方?
“池光秋镜澈”中的“秋镜”比喻什么?
以下哪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