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37:53
将离郊园留示弟侄
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
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
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我身处卑贱,心却与理想背离,秋风萧瑟,吹动旅途的衣衫。
我因长期贫困而辞别故国,病痛缠身,留在家中,难以出门。
山间暮色渐浓,旅客刚刚散去,树影渐凉,人们仍未归来。
西都在千里之外,明天早晨我将告别柴门。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从“西都”可以推测出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长安的思念以及与家乡的离别之情。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机会,而“柴扉”则代表着家庭的温情和安宁。
许浑(约788-868年),字子渊,号少山,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感情真挚,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个人生活困顿之际,诗人在外地游历,心中充满了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身心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将离郊园留示弟侄》是一首抒情的诗,通过描绘一位身处旅途中的人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身贱与心违”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无奈,身在旅途却无法实现内心的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秋风、山暝、树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身世的无奈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在这个寒冷的秋夜,旅客刚刚散去,暖意未归,正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则是对故乡的依依不舍,预示着明天的离别将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诗中“身贱与心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和孤独
B. 快乐和满足
C. 兴奋和期待
“明旦别柴扉”中的“明旦”意指:
A. 昨天
B. 明天
C. 现在
诗中提到的“西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成都
答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