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首尾吟 其七十》

时间: 2025-07-12 11:14:18

诗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切虑时。

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

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

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14:18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切虑时。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我并非真的喜欢吟诗,只是在深思熟虑时用诗来表达。千百年来的遭遇,圣人贤人们都曾有所作为。当初为何都有那么多话要说,后来可能都无言以对。事情既已不同,时代又已变迁,尧夫我并非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切虑:深思熟虑。
  • 施为:有所作为。
  • 没辞:无言以对。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具体典故,但通过“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圣贤行为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其诗多表达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该诗反映了作者在深思历史与现实问题时的感慨。

创作背景: 邵雍在思考历史变迁与人事更迭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圣贤行为的思考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而“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哲理性与深邃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作者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而是有感而发。
  • 第二句“诗是尧夫切虑时”说明诗歌是作者深思熟虑时的产物。
  • 第三句“千世万世所遭遇”概括了历史的漫长与人事的变迁。
  • 第四句“圣人贤人曾施为”指出圣贤在历史中的作为。
  • 第五句“当初何故尽有说”回顾过去人们的热烈讨论。
  • 第六句“在后可能都没辞”预示未来可能的沉默。
  • 末句“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了时代变迁与人事更迭,再次强调作者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的排比,强化了历史的变迁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与人事更迭的深刻感慨,体现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世万世”:象征历史的漫长与变迁。
  • “圣人贤人”:象征历史中的杰出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诗中自称什么? A. 尧夫 B. 邵子 C. 康节 D. 安乐先生

  2. 诗中“千世万世所遭遇”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批判 D. 对个人的自省

  3. 诗的末句“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表达了什么? A. 对诗歌的喜爱 B. 对时代的感慨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现实的忧虑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哲理诗,如《观物内篇》等。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邵雍的诗文作品,深入了解其思想与创作。
  • 《中国古代诗歌选》: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庐岳隐者 醉书僧壁 再经胡城县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投郑先辈 辞郑员外入关 秋夜苦吟 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赠聂尊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抓尖要强 馬字旁的字 茅司 倜傥风流 包含仪的词语有哪些 榰颐 伤水 狗彘不若 骨字旁的字 短气 齲字旁的字 举乐 行字旁的字 东奔西向 包含餐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含羞忍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