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06
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洞庭湖畔,初次相逢时,彼此一笑,仿佛酒杯已经倾斜。
把酒畅饮,无需再谈未来的约定;而我读书时,常常为前世的遗憾而叹息。
何必指望那太乙星的青藜来照耀,亦有丰城出产的宝剑精良。
就在眼前,何必错过时机?你若未曾识我,何不问我平安?
李曾伯,字元甫,号东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作于甲午年,诗人可能在洞庭湖一带游览时,结识了朋友,借酒抒怀,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开篇以“客来远自洞庭滨”引入,展现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一笑相逢,酒杯倾斜,描绘了当时欢快的情景,但与此同时,诗人又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遗憾,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在此,诗人通过酒与书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缘分与时光,不必过于关注未来的承诺与约定。接下来提到的“太乙青藜照”和“丰城宝剑精”,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结尾以劝诫的语气,呼吁珍惜当下的情谊,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形成了一种温暖而感人的情感基调。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感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诗中提到的“洞庭滨”指的是哪里?
诗人对未来的约定持什么态度?
诗中“读书已恨欠前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李曾伯的诗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珍惜,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李曾伯则通过酒与书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