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0:47
天香
庭前珠兰盛开,
庸奴扑摘取利,
花叶乱飞,
凄然赋此。
作者: 章士钊 〔当代〕
香暗通帘,
黄微欺砌,
秋阶浸如水。
养就诗心,
和将粉气,
隐隐袭人成醉。
谁堪试摘,
除弄玉轻移纤指。
缘何萧艾同锄,
竟尔钗钿齐委。
绝怜幽芳气味。
早看来当门非喜。
一片痴心,
留作汉皋珠佩。
剩得阑珊满地。
更谁与佳人说身世。
孤燕飘楼,
非烟折箠。
庭前的珠兰花盛开,
却被庸人随意摘取,
花叶在空中纷飞,
我伤感地写下这首诗。
香气透过帘子飘散,
微黄的花影映在台阶上,
秋天的台阶浸湿如水。
我培养出诗人的心情,
与花粉的气息交融,
隐约间让我陶醉。
谁能轻巧地去摘呢?
除了弄玉般轻盈的指尖。
为何忧伤与快乐都齐心锄草,
钗钿也随意抛弃。
我绝对怜惜这幽芳的气味,
早知这样,门前却不会是欢喜。
一片痴心,
留作汉朝的珠佩。
只剩下阑珊落满地。
更无人向佳人诉说身世。
孤燕飞过楼阁,
似烟般的曲折。
章士钊(1897-1968),字君明,号逸民,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章士钊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这首《天香》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珠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性庸俗的反思。作品蕴含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天香》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理的诗,章士钊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珠兰花的盛开与凋零,借花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庸俗行为的反感。诗的开头通过“庭前珠兰盛开”,将读者引入一个满是芳香的世界,而“庸奴扑摘取利”则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无知。这里的“庸奴”象征着那些只求眼前利益的人,与花朵的纯洁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运用“香暗通帘,黄微欺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珠兰花的香气如何在秋日的清晨悄然弥漫,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忧伤的氛围。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化,最后以“孤燕飘楼,非烟折箠”收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留恋与对现世孤独的感慨。通过对珠兰花的描写,章士钊不仅传达了对美的赞美,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庸俗行为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庸奴”是指什么?
A. 美好的人
B. 随意摘花的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珠兰”象征着_____。 答案:洁净与美好
判断题:诗人对庸奴的行为表示赞同。 答案:错误
章士钊的《天香》与李商隐的《无题》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自然之美,后者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