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3:15
忆秦娥 其二 美人发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才出幔。玄云拖缕舒来缓。
舒来缓。手围坠地,八盘加半。
香丝腻玉妆台畔。
约鬟未就嗔郎唤。
嗔郎唤。枕函兰泽,怎教批判。
全诗翻译:
刚刚走出帷幕,黑色的云朵拖着发丝缓缓展开。
缓缓展开,手中围着如同悬挂在地上的八盘发髻。
香气四溢,妆台旁玉色的丝带流淌。
约定的发髻尚未梳好,便对着爱郎嗔怪呼唤。
嗔怪呼唤,枕边的兰花池,如何能忍受这样的批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活在17世纪,擅长词曲,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女性地位较低,诗中描绘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矛盾心态,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爱情的期待与不安。
《忆秦娥 其二 美人发》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示了女性在梳妆打扮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发髻的细致过程,展现了她对美的要求和爱情的期待。开篇的“才出幔”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引出了整个场景的氛围,作者用“玄云拖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秀发如同黑云般柔软飘逸,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美丽的意象。
词中使用了“手围坠地,八盘加半”的形象表达,展示了女子发髻的复杂与精致,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外表上所做出的努力与追求。而“香丝腻玉妆台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形象,令人感受到那种浓郁的香气与优雅的气质。
在情感层面,诗中表现出女子对爱郎的期待与小小的怨怼,尤其是“约鬟未就嗔郎唤”,这种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最后一句“怎教批判”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既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批评的内心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与美丽之间的挣扎,既有对外在美的追求,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女子梳妆的细节,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与外貌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才出幔”指的是谁刚刚走出?
a) 男子
b) 女子
c) 动物
“玄云拖缕”中的“玄云”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云
b) 黑色的云
c) 彩色的云
“嗔郎唤”中“嗔”表示什么情感?
a) 愤怒
b) 不满
c) 喜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世祥的《忆秦娥 其二 美人发》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思念与孤独。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