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4: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4:59:35
伤离别。黄昏又挂梢头月。梢头月。知他千古,几回圆缺。愁丝绾就同心结。凭风吹入空冥灭。空冥灭。哪堪回首,旧欢重说。
伤感着离别的情绪。黄昏时分,月亮又挂在树梢上。那树梢上的月亮,知道千古以来有多少次圆缺变化。愁苦的丝线缠绕成同心结。任凭风将它吹入空无之中消失。空无之中,怎能忍心回首,重提旧日的欢愉。
“月圆月缺”是古人对月亮变化的观察,常用来比喻人生的变化与无常。此外,离别与相思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常与月亮、黄昏等意象相结合,表达孤寂与愁苦。
宁调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他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出对人生、离别和爱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宁调元经历某次离别时,借助对黄昏和月亮的描绘,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
《忆秦娥 其五》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开头的“伤离别”直接抒发了离别带来的痛苦,而后用“黄昏又挂梢头月”的意象,将离别的情绪与晚霞的宁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美感。月亮作为象征,既是孤独的象征,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知他千古,几回圆缺”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时光流转无常,月亮的圆缺正如人生的起伏,令人心生惆怅。愁丝缠绕成同心结,既是对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失去的无奈和痛苦的象征。
最后两句“凭风吹入空冥灭。哪堪回首,旧欢重说。”更是将情绪推向高潮,愁苦的情感被风吹散,消失在空无之中,回首往昔的欢愉已无法再说。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宁调元对离别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怀念,深刻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情感变化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问:诗中“梢头月”主要象征什么?
问: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问:诗中提到“千古,几回圆缺”,这反映了什么哲理?
宁调元的《忆秦娥 其五》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细腻的情感,而宁调元则通过更为沉重的意象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