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8: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8:14:06
燕外芳丛,鸳边靓侣,花天嫩约重践。
紫曲迷香,红么按谱,十幅凤帘低卷。
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
寒浅春衫乍试,谈深夜灯频剪。
银屏殢云半掩。照筝堂嫠蟾初满。
漫倚缃桃话别,春魂太短。
待与商量吟管。奈赋恨江郎病怀懒。
一片笙歌,绿杨天远。
在燕子外面芳草丛中,佳人和伴侣在花天里轻轻约定。
紫色的曲子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红色的绣花按着谱子,
十幅凤帘低垂卷起。
她的眉心泛着碧色,飘出的愁痕像两点泪。
寒冷的春衫刚试上身,深夜里谈话的灯光频频闪烁。
银屏后面,云雾半掩映着,照亮了筝堂,嫠妇的明月刚刚升起。
我漫漫倚着桃树讨论别离,春天的灵魂实在太短。
等待着与她商量吟咏的乐管,奈何赋予的恨意如江郎病般懒惰。
一片笙歌声中,远处的绿杨依旧在天边。
易顺鼎(1650-1715),字子棠,号竹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情感真挚,构思独特。
《天香》一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雅士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人间的离愁,反映了诗人对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天香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爱情与离别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以及与爱人之间的温柔互动。开篇的“燕外芳丛”,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的场景,带出浓郁的春意和爱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愁绪渐显,尤其是“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使得读者感受到深藏在美好表象下的忧伤。
在形式上,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紫曲迷香”、“红么按谱”,不仅使得画面色彩丰富,也增添了音乐感。诗中反复出现的“灯”、“月”等意象,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纠葛与无奈。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春天的短暂与人间的离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与人间的离愁,表达了对爱情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曲”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乐曲
C) 花朵
D) 诗句
填空题:诗中“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表达了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绝望与放弃。
A) 正确
B) 错误
对比易顺鼎的《天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爱情与离愁的主题,但《如梦令》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而《天香》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短暂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