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3:49
鹧鸪天(旅中中秋)
作者:石孝友 〔宋代〕
露叶披残露颗传。
明星著地月流天。
不辞独赏穷今夜,
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
谁知两处照孤眠。
姮娥不怕离人怨,
有甚心情独自圆。
露水在叶子上洒落,像颗颗珠子般闪烁。
星星在地面上显现,月光在天空中流淌。
今夜我一个人独自欣赏这美景,
想必是因为与你的相逢而回忆起去年的今夜。
我辜负了那窈窕的身影,却背负着那美丽的月光。
谁能知道这两地的月光,照亮了我孤独的睡眠。
嫦娥不怕离人的怨言,
又有什么心情让她独自圆满呢?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在旅途中独自赏月,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表达了对往昔相聚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伤。
《鹧鸪天(旅中中秋)》通过描绘秋夜的美丽景色,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露叶披残露颗传”描绘了清晨的露水,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美丽,紧接着“明星著地月流天”则将时间推移到了夜晚,星月的辉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浪漫。诗人不辞辛劳独自赏月,这种孤独却又显得高贵,显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执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起去年中秋的相聚,描绘了那时的欢愉与温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今孤独的无奈。诗中提到“辜窈窕,负婵娟”,这句既表达了对美好身影的辜负,又暗示了对月亮的期盼,形成了一种对比的美感。最后两句将嫦娥的孤独与人的离愁相结合,深化了孤独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自然景象引入个人情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链条,诗人以细腻的情怀捕捉住了秋夜的宁静与思念的苦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对亲情、爱情的思索,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谁?
A. 月宫的神仙
B. 大地的女神
C. 星星的化身
诗中“明星著地月流天”描述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景象
B. 黄昏的景象
C. 夜晚的景象
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