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6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
壮图惭负,万里城并,
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
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
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
便有佳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过往的感慨,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迈,已经过了一春。心中怀有梦想,乘着小舟去访剡山,却又感到壮志未酬,面对万里长城的壮丽,心中不免感到惭愧。从此阳关再无故乡的朋友。岷江之路,回忆起曾经历的风浪,三月的烟尘令人心生感慨。美好的时光总是值得珍惜,正好趁着东门的柳树新绿,舒展心情,何必感伤往昔。回头想来,过去未必会比现在更好。问候南楼的朋友,劳苦还在西戍的战士,你为楚歌而吟唱,我却担心洛阳的美人会催促我离去,但愿能有佳音传来。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际遇与社会变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人生的转折点,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壮志未酬,故而写下这首诗,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以“咄咄衰翁”开头,直接引出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扁舟访剡”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随之而来的“壮图惭负”则揭示了实现理想的艰难与无奈。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诗中“岷江路”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刻怀念,尤其是经历风浪后仍然珍惜的美好时光,如“美哉乐事良辰”所指,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同时,诗中提及的“阳关无故人”则暗示了时光荏苒,昔日的朋友已不再,增添了几分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便有佳音”结尾,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的愿望,尽管岁月无情,但希望仍在。这种情感的交替,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既有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
诗人对过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