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时间: 2025-05-23 11:55:10

诗句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5:10

诗词名称: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焦吏部的送别与祝福。过去常借助他人之力谋划事情,现在他已经踏上了前往太微(指朝廷)的道路。汉朝的郡县不必再劳心费力地守卫,洛阳的人们也欢喜地期待范公(指范仲淹)的归来。希望你能坚守公正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要共同努力解决事务的关键。听说皇上在侧边勤勉地听取建议,愿你能细致地提出长远的计划来安慰夜以继日的辛劳。


注释:

  • 借箸:借助他人的力量。
  • 筹帷:指策划、计划的地方。
  • 魁缠:指前往朝廷的急切心情。
  • 汉郡: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域。
  • 奚劳:何必费心。
  • 汲生守:指汲取生计、守护工作。
  • 洛人:洛阳的人们。
  • 明公:指有智慧和品德的人。
  • 济事机:解决事务的关键。
  • 九重:指皇宫。
  • 侧席:指皇帝旁边的席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景甫,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仕于朝,擅长诗词,作品内容多涉及政治、民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幽默和机智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焦吏部即将前往朝廷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焦吏部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开篇以“借箸”引入,表现出诗人与焦吏部的深厚情谊,接着通过对朝廷的描绘,表达出对国家政治的关切。诗中提到的“汉郡奚劳”,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繁荣政治的向往。

“要持真是明公论”一句,强调了在政治上应持守公正原则的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对焦吏部在朝中的期望。最后,提及皇上的勤勉,既是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一种激励,鼓励焦吏部为国家献计献策。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投身职场的祝福,也隐含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来借箸在筹帷:过去常依靠他人来谋划事情,带有依赖的意味。
  2. 今趣魁缠入太微:现在急切地要去朝廷,表明了追求仕途的心情。
  3. 汉郡奚劳汲生守:汉代的郡县不必再为生计而辛劳,暗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4. 洛人喜见范公归:洛阳的人们喜悦地期待着范公的归来,反映出对贤士的期盼。
  5. 要持真是明公论:希望能够坚持公正的原则,表明了理想的政治态度。
  6. 莫急同心济事机:不要急于求成,要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表现出团结合作的精神。
  7. 见说九重勤侧席:听说皇上在侧边认真听取建议,展示了政治的重视。
  8. 细陈长策慰宵衣:期待提出长远的计划来安慰辛苦工作的夜晚,表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汉郡奚劳”“洛人喜见”等,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借箸”比喻依赖他人,引发读者的共鸣。
  • 反问:通过“奚劳”表现出对繁忙政务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借箸:象征依赖和合作。
  • 太微:象征朝廷和权力的中心。
  • 汉郡:历史的象征,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
  • 范公:象征道德和贤能,代表对贤者的向往。
  • 九重:象征皇权和治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公”是指谁? A. 皇帝
    B. 朋友
    C. 聪明正直的人
    D. 历史人物

  2. “洛人喜见范公归”中,洛人是指哪个地方的人?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北京

  3. 诗中提到的“九重”指的是什么? A. 九座山
    B. 九重天
    C. 皇宫
    D. 九个地方

答案:1.C;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杜甫:两位诗人都注重政治理想与民生关怀,李曾伯的语言更为清新,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虑。
  • 李曾伯与陆游:李曾伯倾向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陆游则更注重个人的抱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送焦吏部造朝二首》的诗意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酉夏月苦雨 其一 除夕 淮关 南闸 诗一首 诗三首 其三 诗三首 其二 诗三首 其一 金雌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狂涛骇浪 蛛丝马迹 土宿 丨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祢鹗 家贼 泪干肠断 木沉产子 南郭处士 包含酒的成语 无师自通 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饕的词语有哪些 驻脚 自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