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5: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3:50
尧舜君民学,吾儒共讲磨。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君主尧舜的赞美,强调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儒家学者对于教育的重视。诗中提到,若有一丝愧疚,面对如此尊贵的堂室又能如何呢?
李曾伯,字宗道,号少山,宋代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李曾伯以其温文尔雅、学识渊博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其作品多以理想主义、儒家思想为主,反映了他对社会与教育的深刻思考。
《尊安堂》创作于李曾伯担任官职期间,该诗寄托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儒学正值复兴,李曾伯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教育与道德的推崇。
这首诗《尊安堂》以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提到尧舜,表明诗人对古代圣王的崇敬和对理想治国理念的向往。尧舜之治的美德与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儒家学者所追求的目标。接着,诗人引入“吾儒共讲磨”,突显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讨论,才能达到道德与智慧的升华。
最后一句“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则是诗人的自省与反思。他表达出即便在如此高尚的学术殿堂中,若心中有愧,便无法真正享受其中的知识与智慧。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警醒,也是对读者的告诫,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必须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谦卑。
整首诗以对古代贤明君主的赞美和对教育的重视为主题,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蕴,展现了李曾伯作为儒家学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谦卑。诗人通过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反映出对社会和谐与个人修养的追求。
李曾伯的《尊安堂》主要表达了哪个主题?
A. 爱国情怀
B. 教育与道德的重要性
C. 自然景色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尧舜”代表了什么?
A. 诗人
B. 理想的统治者
C. 普通百姓
D. 先哲
“一毫如有愧”的意思是:
A. 感到自豪
B. 反省自我
C. 感到羞愧
D. 无所谓
《静夜思》与《尊安堂》均为古代诗作,前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强调教育与道德的追求。尽管主题不同,但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