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4:02
原文展示:
过长桥 张栻 〔宋代〕 西风吹短发,复此渡长桥。 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 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 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
白话文翻译:
西风猛烈地吹着我的短发,我又一次渡过了这座长桥。 树叶落下,水面显得空旷宽阔,孤亭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 我徘徊着,思念着过去和现在,体会到了渔夫和樵夫的生活。 如果有山中的隐士,谁能为我召唤他们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渡过长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独自渡过长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西风吹短发”即刻勾勒出秋风萧瑟、诗人孤独的形象。接着,“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孤寂心境。后两句“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季节的变迁 B. 人生的无常 C. 两者都是
诗中的“木落波空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树叶落下,水面显得空旷宽阔 B. 树叶落下,水面显得狭窄 C. 树叶茂盛,水面显得空旷宽阔
诗中的“亭孤影动摇”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比喻
诗中的“徘徊念今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