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26
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
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
秋镫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
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青山环绕的小队里,大家都戴着纶巾,年长的将领们在谈论兵事,身边侍从着大臣。
十年来我一直向明主上疏,但他却未能接纳,远在天涯的仕途让我和故人一样贫困。
秋天的灯下,我听到乡里的话语已经久矣,过路的人频繁地问我近来的字音。
不要指望长安,尽情地徘徊,邹枚的作品几乎难得一见,像是画中的麒麟。
谢宾王,清代诗人,字哲之,号澄生,生于1689年,卒年不详。其诗作多以抒怀、咏物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且常融入个人的仕途经历与情感。
本诗创作于谢宾王仕途坎坷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政治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思索。
这首诗通过浓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以“青山小队”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又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诗人提到“华发论兵”,不仅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感叹,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兴亡、兵事的关注。通过“十载疏传”这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明主的忠诚与期望,但又因未被重用而感到失落,表现出对仕途的无奈与困惑。
“秋镫乡语”的描写,渗透出浓浓的乡愁,诗人在外地求仕,却因长时间的漂泊而对故乡的言语感到陌生。此外,“莫望长安多踯躅”则表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他并不期待能够随意游历,而是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感到一丝惶恐。最后提及的“邹枚几见画麒麟”,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麒麟作为祥瑞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以个人经历映射出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传达出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深邃。
诗中提到的“纶巾”是什么?
“十载疏传明主纳”中的“疏”指的是什么?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