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昌遇赵宪副韫退》

时间: 2025-05-01 18:17:26

诗句

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

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

秋镫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

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26

原文展示:

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
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
秋镫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
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白话文翻译:

青山环绕的小队里,大家都戴着纶巾,年长的将领们在谈论兵事,身边侍从着大臣。
十年来我一直向明主上疏,但他却未能接纳,远在天涯的仕途让我和故人一样贫困。
秋天的灯下,我听到乡里的话语已经久矣,过路的人频繁地问我近来的字音。
不要指望长安,尽情地徘徊,邹枚的作品几乎难得一见,像是画中的麒麟。

注释:

  • 纶巾: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象征清高。
  • 华发:指白发,暗指年老。
  • 十载:十年,指作者在外仕途的时间。
  • 疏传:上奏的文书。
  • 明主:指贤明的君主。
  • :指在官场中的生活。
  • 踯躅:徘徊、停留不前的样子。
  • 邹枚:指邹熙,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作品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宾王,清代诗人,字哲之,号澄生,生于1689年,卒年不详。其诗作多以抒怀、咏物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且常融入个人的仕途经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谢宾王仕途坎坷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政治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浓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以“青山小队”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又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诗人提到“华发论兵”,不仅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感叹,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兴亡、兵事的关注。通过“十载疏传”这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明主的忠诚与期望,但又因未被重用而感到失落,表现出对仕途的无奈与困惑。

“秋镫乡语”的描写,渗透出浓浓的乡愁,诗人在外地求仕,却因长时间的漂泊而对故乡的言语感到陌生。此外,“莫望长安多踯躅”则表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他并不期待能够随意游历,而是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感到一丝惶恐。最后提及的“邹枚几见画麒麟”,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麒麟作为祥瑞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以个人经历映射出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小队拥纶巾:描绘出一幅士人聚会的场景,青山环境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华发论兵侍从臣:年长者谈论国事,强调了士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3. 十载疏传明主纳:十年的努力未能得到认可,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4. 天涯宦似故人贫:远方的仕途让人感到孤独和贫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
  5. 秋镫乡语听鸿久:秋天的灯光下,乡音依旧,显示了对故乡的眷恋。
  6. 行幄人过问字频:行人频繁问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交流的渴望。
  7. 莫望长安多踯躅:对长安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
  8. 邹枚几见画麒麟: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麒麟”比喻理想与美好,增加了诗的深邃感。
  • 对仗:如“华发论兵”与“十载疏传”,增强了韵律感。
  •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青山、秋镫等自然元素,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传达出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宁静、和谐的环境,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反映出对年华的感慨。
  • 长安:象征权力与理想,体现了对社会地位的向往。
  • 麒麟:象征美好与理想,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纶巾”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
    • C. 一种乐器
  2. “十载疏传明主纳”中的“疏”指的是什么?

    • A. 书信
    • B. 上奏的文书
    • C. 家书
  3.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 A. 愉悦
    • B. 失落与怀念
    • C. 激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南昌遇赵宪副韫退》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仕途的困境表达了思乡情。
  • 《登高》与此诗相似,均有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但《登高》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谢宾王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闽关(二首) 发景州 丙戌岁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 二鬼 听蛙 神弦曲 步虚词 其五 步虚词 其四 步虚词 其三 步虚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绝子绝孙 火花塞 韶颜稚齿 糹字旁的字 干道紫 泽畔吟 昼锦之荣 旡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二三其节 包含美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包含师的词语有哪些 世界篮球锦标赛 踊贵屦贱 甘利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