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

时间: 2025-05-22 08:50:40

诗句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

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50:40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 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叶扁舟横在傍晚的湖面上,远远望去,蓼草摇曳,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家乡的山川江湖如此美丽,何必还要去远方游历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扁舟:小船。
  • 薄莫:傍晚。
  • 渺渺:遥远的样子。
  • 蓼:一种水生植物,常在秋天开花。
  • 家山:家乡的山。
  • 江湖:指家乡的水域。
  • 赋:指作诗。
  • 远游:远行。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思想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曾氏山园游玩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满足,认为不必远游也能享受美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傍晚湖上的宁静画面,通过“扁舟横薄莫”和“渺渺蓼知秋”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深情。诗中的“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对远游的淡漠,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朴素而富有韵味,展现了张栻诗歌的自然清新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扁舟横薄莫”:描绘了一叶小船横在傍晚的湖面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渺渺蓼知秋”:通过远望蓼草摇曳,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增添了季节的感伤。
  3. “家山有江湖”:强调家乡的自然美景,江湖的广阔与美丽。
  4. “何必赋远游”:表达了对家乡的满足,认为不必远行也能享受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渺渺蓼知秋”中的“渺渺”比喻蓼草的遥远和秋天的到来。
  • 对仗:“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中的“家山”与“江湖”,“有”与“何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远游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宁静和简朴的生活。
  • 薄莫:象征傍晚的宁静和一天的结束。
  • 渺渺:象征遥远和秋天的到来。
  • 蓼:象征秋天的感伤和季节的变化。
  • 家山:象征家乡的依恋和自然美景。
  • 江湖:象征广阔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生植物 B. 一种树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动物

  2. 诗中的“薄莫”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3. 诗中的“家山有江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远游的向往 B. 对家乡的依恋 C. 对季节变化的感伤 D. 对自然美的淡漠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对家乡的依恋,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过渼陂怀旧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 题安定张使君 代书寄马 览萧必先卷 对酒赋(一作赠)友人 春陌二首 摇落 袁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利 毛字旁的字 滥官酷吏 鼓字旁的字 虚礼 豺狼野心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折文旁的字 语义哲学 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讨流溯源 农籍 珍楼宝屋 哀弦 一步一趋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