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6: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15:54
原文展示:
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其谁合二美,名此景物幽。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想当下榻初,清与耳目谋。品题得要领,亦有翰墨留。我来访遗址,密竹鸣钩辀。稍令旧观复,还与佳客游。树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瓯。市声不到耳,永日风飕飕。所忻簿书隙,有此足夷犹。平生丘壑原,如痼不可瘳。虽知等喧寂,终觉静理优。更思濯沧优。榕根浮小舟。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溪水静静流淌,古老的树木枝条交缠。谁能将这两者结合,命名这幽静的景致。太史公昔日南行,在此稍作休息。想象他刚下榻时,清新的环境与耳目相协调。品评得其要领,留下了翰墨的痕迹。我来探访遗址,密竹中传来鸟鸣。稍稍恢复旧时的景象,与佳客一同游览。树影散发出香气,水光映照在茶杯上。市井的喧嚣听不到,整日风声飕飕。在文书工作的间隙,有这样的景致足以让人悠然自得。平生喜爱山川,这种爱好如同顽疾无法治愈。虽然知道喧嚣与寂静相同,但终究觉得静谧更为优越。更想在沧浪中洗涤。榕树根上漂浮着小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游览榕溪阁遗址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榕溪阁遗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描绘了溪水和树木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则引用了太史公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我来访遗址,密竹鸣钩辀”表达了作者对遗址的探访和对自然声音的欣赏。“树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瓯”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榕溪阁遗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痕迹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优越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寒溪澹容与”中的“澹容与”比喻什么? A. 溪水的静静流淌 B. 树木的交缠 C. 风的吹拂 D. 鸟的鸣叫
诗中“老木枝相樛”中的“相樛”是什么意思? A. 树木的交缠 B. 树木的生长 C. 树木的落叶 D. 树木的开花
诗中“太史昔南骛”中的“太史”指的是谁? A. 张栻 B. 朱熹 C. 司马迁 D. 吕祖谦
诗中“树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瓯”中的“香篆”和“茶瓯”分别指什么? A. 香炉和茶杯 B. 香烟和茶水 C. 香料和茶具 D. 香气和茶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