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8: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01:09
昨夜花神有底忙,
先教踏白入南邦。
冷将双眼窥春破,
肯把孤心受雪降。
松弟得兄呼最长,
竹君取友叹无双。
月宵试看尤清绝,
一在梢头一在窗。
昨夜花神忙着什么呢?
先是让白色的花瓣飘入南方。
她用冷冷的眼睛窥探春天的到来,
甘愿孤独的心承受着雪的降临。
松树的弟弟叫着哥哥,声声最长,
竹子君子则感叹朋友无双。
在月夜里看看这景色尤其清绝,
一朵在树梢,一朵在窗边。
潘牥,字德明,号太白,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冬春交替之际,描写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坚韧。
这首《梅花》通过描绘梅花在冬日中的坚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期盼。开头两句提到“花神”的忙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似乎花神在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接下来的两句用“冷将双眼窥春破”,展现了春天的迟迟来临,诗人用“冷”字表达了冬天的寒冷和孤寂,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顽强。松树和竹子的拟人化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友谊,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最后几句“月宵试看尤清绝,一在梢头一在窗”,则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与自然景色的静谧美好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神韵,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希望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全诗以梅花为主线,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春天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花神”指代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孤独与期待
C. 快乐
D. 忧伤
“松弟得兄呼最长”中的“松弟”指的是什么?
A. 兄弟关系
B. 自然景物
C. 人的情感
D. 季节变化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坚韧,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两首诗都强调了梅花的清高与孤傲,但潘牥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加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