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0:17
琴
道人清夜理瑶琴,
爱学啼乌啭羽音。
莫把世人工拙论,
世人弹耳不弹心。
在宁静的夜晚,道人正细心地拨弄着瑶琴,他爱好学习那啼乌的清鸣。不要轻易地去评判世人的技艺抉择,世人所弹之音,仅仅是耳中的声响,而未能触及内心的真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瑶琴”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密切相关,常用以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潘牥,字宗道,号仲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内心情感,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境界和艺术自我的时期,强调内心的感受和对世俗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夜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音乐和内心情感的思考。诗中,道人轻轻拨弄着瑶琴,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音乐在此时不仅是声响,更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爱学啼乌啭羽音”,作者表达了对自然之声的欣赏,暗示了音乐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
然而,后两句则转向对世人弹琴的反思,强调了音乐的真实内涵。诗人告诫我们,不要仅仅听音,而要体会其背后的情感,指出许多人追求表面技巧,而忽略了音乐的内在价值。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出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巧妙地结合了音乐与自然,构建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人心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音乐的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的对比,鼓励人们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仅仅停留在技巧的表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道人”指的是谁?
“世人弹耳不弹心”强调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啼乌”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潘牥的《琴》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音乐,但《琴》更注重内心感受,而《琵琶行》则更多地描绘了音乐的场景与情感传递。潘牥的诗更隐晦,强调内心的真实,而白居易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情感的流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