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6: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6:13:11
《送韩钦圣学士京西提刑》
王朝慎常刑,恐民陷非辟。
分命遣使车,谬枉得举摘。
兼之劝农桑,欲野无旷隙。
韩侯夙所志,功利岂止百。
茫茫唐邓间,荒土无牛迹。
邵阏废未久,柘阳仍旧白。
二地傥复营,万世不可易。
昔在汉家时,近亲多占籍。
苟或非膏腴,当应徒畿赤。
每念辄叹嗟,未能俾尽画。
天将富斯民,事与愿不隔。
其易谓何如,拾芥由琥珀。
我今送韩侯,书以赠无责。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钦圣学士的送别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诗中提到王朝法度严谨,担心百姓受到误判;命令派遣官员处理案件,希望能够公正。然而,社会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农业和土地使用上。韩侯志向远大,不仅仅追求个人利益。唐邓二地之间,土地荒芜,几乎没有牛群的踪迹,表明了农田的荒废。作者感叹,曾经的繁荣如今已不复存在,尤其是汉代时,近亲可以占有众多土地,现今却不再是肥沃之地。每当想起这些,诗人不禁叹息,感到无能为力。希望未来能够富裕人民,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却是如此遥远。最后,诗人送别韩侯,言辞中流露出不求回报的情感。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居士,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常常兼具议论与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政治变革的时期,社会动荡,贫富差距加大。诗人借送别韩钦圣之际,表述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对农民生活和土地荒废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韩钦圣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荒土”、“牛迹”等意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农田荒芜和经济困境。梅尧臣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在技术上,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格特征。此外,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强调了社会的变迁,使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整首诗既有对个人的送别情感,也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望,展示了诗人广阔的情怀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韩钦圣的送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展现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哪个地区的荒土?
填空题:诗中提到韩侯的志向是__。
判断题:诗人对社会现状持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