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时间: 2025-05-23 09:08:10

诗句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9:08:10

原文展示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

白话文翻译

在大梁城西边,传说着师商庙的故事。
旁边有两座坟墓,枯树荆棘旁无人去祭吊。
我曾在梦中见过,事情的真相已与往昔相符。
时光已过去二十个春天,偶然经过此地,并非我的本意。
江、韩二人正并肩而行,默默地感到苦涩的共鸣。
下马一起拜祭,真让人感到可笑。
向古代的贤人致以敬意,同时又感到与时局的不同。
回想昔日的魏公子,他在夷门显赫而又隐秘。
最终知道能够养松筠的高洁,实在不似那些杂草。
我们这一辈子颇为识得他,虚名到底能有多少价值呢?

注释

  • 大梁:指的是古代的城市,今为河南省开封市。
  • 师商庙:祭祀师商的庙宇,师商为古代的神祇。
  • 二坟:指的是两座古代名人的墓。
  • 梦寐:梦中。
  • 江韩:指的是诗人梅尧臣与韩持国。
  • 罗拜:下马拜祭的意思。
  • 魏公子:指的是魏公子(魏无忌),是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 松筠:松和竹,象征高洁的品德。
  • 蒿藋:野草,象征庸俗和低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以古风和律诗著称,崇尚自然,关注社会民生,诗风清新自然。梅尧臣的诗作多受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后世称他为“梅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韩持国游历大梁时。诗中描绘了他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历史、名望以及自身价值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本诗以大梁城的师商庙为背景,展开了对古贤人的追忆与反思。诗人以“竞传师商庙”开篇,便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古今对比的主题。接着提到“二坟在其傍”,表明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同时“枯棘谁往吊”的自问则流露出对现世冷漠的失望。

诗中“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缅怀历史的沉重感。接下来的“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则以自嘲的语气,表达出对传统祭祀礼仪的无奈与可笑。

对魏公子的回忆,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终知养松筠”的高洁与自持,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最后一句“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则是对名利的反思,表达了对真理和人格的追求超越于浮华名利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沉郁而深邃的,展现了梅尧臣内心的矛盾与思索,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失望,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当下世态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描写大梁城的地理位置,带出师商庙的存在。
  2.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提到古代名人的坟墓,感叹无人祭奠。
  3.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回忆梦中见到的情景,印证了过去的事。
  4.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时间已过二十年,偶然经过此地。
  5.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与友人同行,感到沉默的共鸣。
  6.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下马拜祭的举动,感到可笑。
  7.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向古代贤人致敬,感到与当今的不同。
  8.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提到魏公子的隐秘与尊贵。
  9.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明白高洁的品德与庸俗的对比。
  10.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反思自己对名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松竹比作高洁的人品,与“蒿藋”形成对照。
  • 反讽:通过“惊愚真可笑”展现对传统风俗的嘲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对名利的冷漠,最终集中在对真理和人格的追求上,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师商庙: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二坟:代表着古代名人的遗留,表达对历史的追思。
  • 松筠: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人格。
  • 蒿藋:象征庸俗与低贱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庙宇是: a) 祭祀孔子的庙
    b) 祭祀师商的庙
    c) 祭祀文天祥的庙

  2. 诗人对魏公子的看法是: a) 崇尚与追随
    b) 反思与批判
    c) 忽视与冷漠

  3. 诗中的“松筠”象征: a) 庸俗的生活
    b) 高洁的品德
    c) 纷繁的名利

答案

  1. b) 祭祀师商的庙
  2. b) 反思与批判
  3. b) 高洁的品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梅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杜诗则更注重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梅尧臣的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马仲皋立秋韵 官柳 倪瓒枯木竹石小轴 过张元德户部同邃伯二首 其二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其三 秋日杂兴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十 贵妃阁春帖子 次韵答谢公靖节推将至襄阳见寄 其一 蒋中丞庭下芙蓉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虚话 包含侨的词语有哪些 五行八作 牙字旁的字 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阅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玉鼠 牛字旁的字 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捷径窘步 包含阅的词语有哪些 家生孩儿 呿吸 匸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余龄 析辩诡辞 适以相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