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02
官柳
作者: 张琰 〔唐代〕
不见桥东黄布帘,
树犹如此我何堪。
袅袅亭亭忒无赖,
又将春色误江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思念。他在桥东看不到黄布帘,仿佛失去了对某种情感的寄托,眼前的树木依然如此生机勃勃,而自己心中却感到无奈。树影轻轻摇曳,似乎在调皮捣蛋,误导了江南的春色,使人感到一丝忧伤和失落。
作者介绍:张琰,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写景抒情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写成,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春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惋惜。江南素以春色宜人著称,诗人在此背景下,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官柳》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在开篇“不见桥东黄布帘”中,诗人用“黄布帘”这个意象,暗示了一种失落的情感。桥与帘之间的缺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情感的漂泊。接下来“树犹如此我何堪”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无奈与伤感,虽然春天一如既往地美丽,但诗人的心情却无法与之共鸣。
“袅袅亭亭忒无赖”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树木以情感,仿佛它们在调皮捣蛋,误导了春色的真实意图。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失落感,使读者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又将春色误江南”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春色的美丽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一种误导,无法让人快乐,反而加重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布帘”象征什么?
A. 失落的情感
B. 美好的春天
C. 行人的归来
D. 一场雨
诗人对树的描绘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