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3:20
不行门外地,斋戒得清真。
长食施来饭,深居锁定身。
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
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
我不出门,专心修行,保持内心的清净。
每日吃施舍来的饭,深居简出,身心都被禁锢。
日夜常伴佛前,起坐时几乎不见人。
我不仅心灵常常清净,连衣服上也没有一点尘埃。
诗中提到的佛教思想和修行,反映出唐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避让,提及的“斋戒”与“施来饭”都与佛教修行生活密切相关。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3年,字子云,号楚山。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僧侣生活和山水田园景色。
此诗创作于姚合在寺庙中修行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寄不出院僧》是一首表现佛教修行生活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气息。诗人通过对日常习惯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内心平静的渴求,以及对外界的拒绝。开篇“不行门外地”,便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远离,接下来“斋戒得清真”则强调了他在精神上的追求。长久以来,施舍的饭食成了诗人生活的主要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佛教中“无我”的思想。
随后的“朝昏常傍佛”,表现出他日夜与佛相伴,生活中充满了宗教的宁静。诗人几乎不见外人,这种隔绝也为他提供了内心的清净与安宁。最后一句“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既是对内心修行的总结,也表达了他在物质生活上追求的简朴。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远的思考,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清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强调与世俗生活的隔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中诗人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施来饭”是指什么?
诗中的“非独心常净,衣无一点尘”强调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