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冬道中》

时间: 2025-05-07 04:16:58

诗句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16:58

原文展示:

立冬道中 高登 〔宋代〕 黄茅时节瘴烟深,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白话文翻译:

在黄茅草丛生的季节,瘴气弥漫,深不见底,我在这山谷中不知是第几层。 梁竦虽有才华却只能感慨,嵇康天生性情疏懒。 我这一生自己早已看透,天意无需多问,我的道路多年来不为世人所容。 总有一天我会脱下头巾,隐居山林,与鹿门的家人习惯性地相伴。

注释:

  • 黄茅:指黄茅草,生长在南方的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南方荒凉的景象。
  • 瘴烟:指南方山林中因湿热而产生的毒气。
  • 梁竦:南朝梁的文学家,有才华但命运多舛。
  •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音乐家,性格疏懒,不拘小节。
  • 自断天休问:自己早已看透命运,不再问天意。
  • 帻巾: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 鹿门:指隐居的地方,典出《诗经·小雅·鹿鸣》。

诗词背景: 高登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立冬时节行走在山中的感受,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茅时节的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黄茅时节瘴烟深”一句,既描绘了南方山林的荒凉景象,也隐喻了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黄茅”和“瘴烟”描绘了南方山林的荒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
  • 次句“人在山凹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和迷茫。
  • 第三、四句通过对梁竦和嵇康的提及,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第五句“此生自断天休问”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看透和对天意的漠然。
  • 第六句“吾道频年世不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 最后两句“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黄茅时节瘴烟深”中的“瘴烟”比喻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
  • 典故:提及梁竦和嵇康,借用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黄茅:象征荒凉和艰难。
  • 瘴烟:象征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
  • 山凹:象征孤独和迷茫。
  • 梁竦和嵇康:象征才华和自由。
  • 帻巾:象征束缚和世俗。
  • 鹿门:象征隐居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茅”和“瘴烟”分别象征什么? A. 荒凉和艰难;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
  2. 诗中提到的梁竦和嵇康分别象征什么? A. 才华和自由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隐居生活 答案:1. A;2. A;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山林的静谧和诗人的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 高登的《立冬道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高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高登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薛大赴安陆 别陶副使归南海 宴春源 李四仓曹宅夜饮 至南陵答皇甫岳 寄陶副使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沙苑南渡头 送李擢游江东 殿前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源源不绝 月朗星稀 一字不落 薨然 山川表里 详检 先绪 幽事 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尣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包含活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