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7:16
秋日杂兴
李廌 〔宋代〕
横烟下平林,闲云依袤岭。
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
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
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
在平坦的林间弥漫着烟雾,闲散的云朵依偎在高耸的山岭。
我寄情于高飞的大雁身后,目光游离在倾斜的风景上。
不禁感叹自己已老,走到这末路却无暇驰骋。
晚年的生活究竟怎样,心中不由得叹息,思绪绵绵。
李廌,字子佑,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体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哲理思考。
《秋日杂兴》创作于秋季,诗人在这个季节的独特景致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诗中流露出对老年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敏感与深刻的反思。
《秋日杂兴》是一首充满了秋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横烟”与“闲云”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苍凉的秋日画面。烟雾与云朵的交织,仿佛在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进入中间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高飞的大雁,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老年的叹息,揭示出诗人心中的忧虑与困惑。尤其是“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表达了对自己人生旅程的反思和对即将到来的老年的无奈。
最后两句再度引入思考,诗人不仅在叹息,更是在追问晚年生活的意义。这种情感的反复吟咏,体现了人与自然、人生与时间之间的深刻关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晚年生活的忧虑。诗人用自然的变化映射人生的起伏,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与哲理探讨。
诗中“高鸿”指的是什么?
A. 高飞的大雁
B. 高山
C. 高楼
诗人对晚年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充满期待
B. 无奈与迷茫
C. 快乐与安详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