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时间: 2025-05-12 04:19:49

诗句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

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

何似收归碧玉池。

长在阑干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19:49

原文展示: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
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
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白话文翻译:

这苕霅的水真清澈,正如那有人般的清澈。
秋水横流,远山郁郁葱葱,彼此之间在水中相映成趣。
溪水边上有鸳鸯,划船时常惊起它们。
与其说这水,不如把它收归碧玉般的池塘,
就长久地安置在栏杆底下。

注释:

  • 苕霅:指一种水流清澈的小溪,常用来形容水的清凉。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轻盈的样子。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 碧玉池:比喻清澈的水池,象征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字季重,号潜斋,泉州人。吴潜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点,表现诗人对清澈水流和爱侣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描绘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卷,诗人在清澈的苕霅水边,感受到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以“苕霅水能清”引入,水的清澈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隐喻了人心的纯净。接下来的描绘中,秋水与远山的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鸳鸯的出现则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最后一句的“碧玉池”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苕霅水能清:直接引入,感叹水的清澈。
  2. 更有人如水:暗指人的心灵也应如水般清澈,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
  3. 秋水横边簇远山:描绘秋水与远山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4. 相对盈盈里:水波荡漾,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
  5. 溪上有鸳鸯:鸳鸯的出现,象征着爱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6. 艇子频惊起:描绘小船划过时惊起鸳鸯的情景,生动形象。
  7. 何似收归碧玉池: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安静的美好。
  8. 长在阑干底:将理想中的池塘与现实的栏杆相对比,体现诗人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与人心结合,展现人性之美。
  • 拟人:通过“盈盈里”赋予水以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词的对仗工整,展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清澈自然的赞美,象征着纯净的人性与美好的生活理想,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苕霅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秋水:代表宁静与思考。
  • 鸳鸯:象征爱情与伴侣。
  • 碧玉池:理想生活的象征,渴望归属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苕霅水”主要象征什么? a. 清澈
    b. 浪费
    c. 混浊

  2. 诗中“鸳鸯”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a. 代表爱情
    b. 代表伤心
    c. 代表孤独

  3. “碧玉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热闹
    b. 宁静美好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自然与情感的美。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可将吴潜的《卜算子·苕霅水能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对自然的不同感受与情感表达。吴潜侧重于清澈与宁静,而李白则更多地反映了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吴潜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 送郑正则徐州行营(一作皇甫冉诗) 送李遂之越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别房士清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送别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凯门 土稚 人有脸,树有皮 艸字旁的字 饿殍载道 玉字旁的字 擦掌磨拳 吴调 面目黎黑 耆臣 息开头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豸字旁的字 传之不朽 海立云垂 疋字旁的字 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威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