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0:2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0:21:58
十载山中读道经,
石坛烟雨桂花生。
年来卖药长安市,
渐喜无人识姓名。
在山中隐居了十年,专心阅读道教经典;
在石坛上,烟雨朦胧,桂花悄然绽放。
这些年来我在长安城中卖药,
渐渐喜欢无人知晓我的姓名。
孙蕡,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向往隐逸生活,常以自然和道教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反映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此诗创作于洪武十一年,正值作者返乡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道教经典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十载山中读道经”说明了作者在山中隐居的年限,表明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和对道教经典的虔诚学习。这里的“山中”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精神的归宿,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石坛烟雨桂花生”一联中,通过“石坛”和“烟雨”两个意象,营造出朦胧而清幽的氛围,象征着隐士的高洁与清雅。“桂花生”则让人联想到秋天的香气,暗示着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接下来的“年来卖药长安市”,则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卖药不仅是生计的方式,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无奈与接受。从“渐喜无人识姓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隐秘生活的逐渐适应与喜悦,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视。
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漠,反映出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诗中提到作者在山中隐居了多少年?
诗中桂花的意象代表什么?
作者对长安城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