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琴高鱼》

时间: 2025-04-26 04:53:48

诗句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

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48

原文展示:

琴高一去不复见,
神仙虽有亦何为。
溪鳞佳味自可爱,
何必虚名务好奇。

白话文翻译:

琴高一去就再也看不见了,
即使有神仙在身边又有什么意义呢?
溪水中的鱼虾美味可口,
何必追求那些虚名去好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琴高:指高尚的琴声或人,象征着高雅的境界。
  • 神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超脱于世俗的神灵或隐士,通常被视为人们向往的境界。
  • 溪鳞:溪水中的鱼,形象展示自然中的美味。
  • 虚名:指空洞的名声,没有实质内容。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神仙”常常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作者在此却感到这种理想有时并不值得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和古文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以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欧阳修的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平衡。身处繁华的社会,他选择关注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诗歌鉴赏:

《琴高鱼》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琴声与美味的对比,表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开篇用“琴高一去不复见”点出高雅之物的难得与流逝,暗示理想和美好往往难以长久。随之而来的是对神仙的质疑,即便有超凡脱俗的存在,生活的现实又与之何干?这引导读者思考:在追求名声与地位的过程中,是否忽视了身边的美好与真实的生活。接下来的“溪鳞佳味自可爱”则明确了诗人的价值观:与其追求虚名,不如珍惜眼前的事物,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哲学的沉思,也有生活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琴高一去不复见:高雅的琴声一旦离去就不再出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2. 神仙虽有亦何为:即使有神仙在身边,又能如何?暗示理想与现实的隔阂。
  3. 溪鳞佳味自可爱:溪水中的鱼虾鲜美可口,强调生活中真实的快乐。
  4. 何必虚名务好奇:不必追求虚幻的名声,反而应珍惜真实的体验与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雅的琴声与美味的溪鱼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生活的真实与理想的遥远。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增强语气,提升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物质名利的淡漠,提倡珍惜眼前的美好与真实,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雅与理想,但又是遥不可及的。
  • 神仙:代表着理想化的存在,体现人们对超脱的渴望。
  • 溪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真实,强调了生活的平凡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琴高”象征什么?

    • A. 高雅的生活
    • B. 物质享受
    • C. 友谊
  2. “神仙虽有亦何为”是指什么?

    • A. 神仙的存在无所谓
    • B. 神仙是人生的目标
    • C. 追求神仙的生活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轻松与豁达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欧阳修:李白的诗歌多表达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欧阳修则更显平和与思考。两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各有侧重,李白追求自由,欧阳修则崇尚简单的快乐。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立春观杖牛 奉答祖印喜雪二颂 致仕后次韵答张念七 新置北轩 和冲老雪颂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寄曼叔 游北园赋 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陶潜 郑公挽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字旁的字 覆帖 老家公 支字旁的字 振饰 唇亡齿寒 穴宝盖的字 鹰师 血气方盛 悬雍垂 竹字头的字 弃旧换新 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精金美玉 璇霄丹台 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