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38:29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
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
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
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
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小船顺着溪水漂流,最终到达碧绿的江边。沿途的山水曲折绵延,每转一个弯,愁绪便增添一分。芦苇丛中有对翠鸟在相互求偶,它们在水面上掠过,鲜艳的喙在阳光下闪烁。鸟儿的鸣叫声不断,彼此啄食着向远处的苍洲。而我却没有翅膀,怎么能够与你们一起游玩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辰,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恬淡,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自然景物与情感,倡导对自然的真切感悟。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孤独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小舟漂流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无法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无奈。
梅尧臣的《往东流江口寄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处境的感慨。首联“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引入了诗的场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视觉体验。接下来的“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则通过曲折的山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强调了环境与心境的互动。
诗中“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描绘了鸟儿求偶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和谐美。而“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则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气韵,进一步增强了自然与生命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直白地道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他渴望自由与自然亲密接触但又无能为力的心情。这种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诗在美丽与孤独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处境的感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选择题: 诗中描写的鸟类是什么?
填空题: “而我无____,安得与子游。”
判断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