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时间: 2025-07-12 16:57:32

诗句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57:32

原文展示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作者: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的家中,抬头就能看到嵩山。
特意在重阳节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金秋的黄花最适合用来酿酒,青山之巅适合登高远望。
向明廷叩首,心中却为天下的事情操劳。
菊酒与山中客人相伴,萸囊系在牧童的腰间。
路途似乎跟随着大隗,心中如同在问鸿蒙。
九日重阳的日子,三秋的丰收已然成熟。
此时前来拜访轩辕,暂时在蓬瀛中歇息。
晚年的节日欢庆重阳,站在高山上俯瞰五千里。
醉中与圣人相遇,梦中寻访仙人。

注释

  • 茱萸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习俗上有佩戴茱萸的传统。
  • 稽首:叩头,表示对明廷的敬意。
  • 菊酒:重阳节饮用的菊花酒,象征长寿。
  • 萸囊:用茱萸制作的香囊,寓意辟邪。
  • 大隗:传说中的人物,指代高人。
  • 鸿蒙:指宇宙初开状态,形容人对未知的探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重阳节,此时正值秋季,象征着收获与庆祝。重阳节的习俗使得诗人在此节日中,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歌鉴赏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洛阳的家中,眺望嵩山,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茱萸节的刻画,诗人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诗中提到的“黄花”和“青岳”,分别象征了丰收的季节与登高的理想,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希望。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心为天下劳”的自省,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给人以深思。最后,以“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结束,带有一种追求理想与超脱尘世的情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身处洛阳,目之所及即是嵩山,表明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重阳节的到来促使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
    •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金秋的黄花正好适合酿酒,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虽然向朝廷叩首,但内心却因天下事而忧虑。
    •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描绘了重阳节的习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哲思。
    •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重阳节象征着丰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前来拜访好友,寓意人际关系的珍贵。
    •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在重阳节的欢庆中,感受到高山的伟岸。
    •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在酒醉中与圣人相遇,梦中寻找仙人,表现出追求理想的渴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人生哲理。
    • 对照: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进行对比,增强主题的深度。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嵩山:象征高远与坚韧,代表理想与追求。
  • 黄花:象征丰收与欢乐,寓意生命的美好。
  • 菊酒:象征长寿与健康,表现出对生活的珍视。
  • 萸囊:寓意辟邪与保护,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 高山:象征理想与目标,激励人们不断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菊花节
    • D. 登高节
  2. 诗中提到的“菊酒”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祝贺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努力
  3. 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 A. 家居洛阳下
    • B. 心为天下劳
    • C. 晚节欢重九
    • D. 梦里见寻仙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表现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说与杜甫的重阳节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但张说更侧重于自然的享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社会的忧虑和对家庭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风格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偕张总干章帅机同游檀溪登极目和韵 水龙吟(和韵) 挽何司令二首 至金泉登聚鹤楼 秋霖喜霁适睹庙堂酬唱相去数千里而阴晴同之因用韵 蒋志父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沁园春(代为亲庭寿) 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桂林宴交代董侍郎乐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饿殍枕藉 抽验 寿旦 夜饭 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耗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椒阿 卜字旁的字 吟弄风月 血字旁的字 老尽 亠字旁的字 宁玉碎,毋瓦全 消患未形 浮云翳日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