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5:14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
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忏夏官。
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六条神龙在玉銮车上鸣叫,九曲山路通向云端。
南边的河流浮动得近在咫尺,北上的山路却显得艰难。
羽毛装饰的仪仗映照着松树和雪,戈甲铠甲带来了春寒的气息。
百谷在清晨的号角声中欢动,千山在晓光中整齐排列。
皇上感受到美好的时节,表达着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关怀。
已在省方馆建立了官署,又重新建起了祭神的坛庙。
随驾的老者仰天而立,承受着夏季的荣光。
我长久地心系百年的理想,期待能见到一番盛景的到来。
张说(约665年—730年),字公弼,唐代诗人,官至中书侍郎,擅长诗歌,尤其以边塞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涉及历史、政治和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官场的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是在唐代盛世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安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诗中提到的太行山,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艰难的奋斗过程。
这首诗通过描绘雄伟的自然景观和华丽的朝廷仪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开头的“六龙鸣玉銮”和“九折步云端”以生动的意象引人入胜,表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壮丽。接着通过“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描写自然环境的对比,暗示了追求理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则把自然景色与人事相结合,表现了春天的生气与军事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百谷晨笳动”和“千岩晓仗攒”,诗人传达了对生机勃勃的自然与军队整齐的感慨,暗示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理想和愿望。他希望在自己长久的努力中,能够看到一番盛景,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事的辉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人民安居的向往,体现了高远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选择题:六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这句描绘了___的对比。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民安定生活的期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