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时间: 2025-05-12 07:08:09

诗句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08:09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原文展示: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平湖的广阔与湖光山色的美丽。平静的湖面远远延伸,与天空相连;下方的森林景色千姿百态,隐匿着泉水的流淌。忽然间,湖面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乘船来到了日头的边缘。

注释:

  • 平湖: 指平静的湖面。
  • 一望: 一眼望去。
  • 连天: 与天空相接。
  • 林景: 森林的景象。
  • 千寻: 指千变万化的样子。
  • 洞泉: 隐藏的泉水。
  • 忽惊: 突然惊讶。
  • 光华: 光辉和光彩。
  • 疑是: 怀疑是。
  • 乘舟: 乘坐小船。
  • 日边: 太阳的边缘。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乘舟到日边”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暗指诗人心中向往的美好与自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张说(约698年-765年),字公辅,唐代诗人,官至黄州刺史,作诗以景致见长,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说游览洞庭湖时,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平湖”和“林景”的对比,展现出湖面与森林的和谐美。诗中“平湖一望上连天”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湖面与天空的连绵,给人一种辽阔、开阔的视觉感受,仿佛置身于无边的自然中。而“千寻下洞泉”则通过“千寻”的形象,传达出森林的深邃与神秘。后两句则转向情绪的表达,水面上闪耀的光辉让诗人产生了身处理想世界的错觉,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感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平湖一望上连天”:描绘湖面平静,远望天空,形成一种开阔的画面。
    2. “林景千寻下洞泉”:下方森林景色变幻无常,泉水在林中流淌,渲染出幽静之感。
    3. “忽惊水上光华满”:突然间湖面上闪现光辉,令人震惊与惊喜。
    4. “疑是乘舟到日边”:怀疑自己如同乘船到达了太阳的边缘,流露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 “平湖”与“林景”,“光华”与“日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疑是乘舟到日边”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感受。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 平湖: 象征宁静与宽广。
  • 林景: 代表自然的变化与神秘。
  • 光华: 象征美好与希望。
  • 日边: 暗示理想境界与诗人向往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说
      • C. 杜甫
    2. “平湖一望上连天”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湖面与天空相连
      • B. 暴风雨的景象
      • C. 花园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光华”指的是什么?
      • A. 星星的光芒
      • B. 湖面上的光辉
      • C. 太阳的光辉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早发白帝城》by 李白 -《望庐山瀑布》by 李白

  • 诗词对比:

    • 张说的《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张说更侧重于湖光的宁静,而李白则表达了旅途的急迫与壮丽。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 和兵部李尚书东亭诗 题邵端公林亭 中书宿斋有寄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读谷梁传二首 其二 送台州崔录事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任贤受谏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丶字旁的字 卡车 单耳刀的字 宁哥 先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包含脱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昂开头的成语 岩峤 铜山 眼泪汪汪 张惶 断简残编 拜相封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