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时间: 2025-05-11 09:03:04

诗句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03:04

原文展示: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作者:张说 〔唐代〕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秋天景象,站在巴陵山上远望,湖面上的孤峰仿佛在水中漂浮。听说神仙是无法接触的,我的心情则随着湖水一起悠然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1. 巴陵:指的是现今湖南岳阳的巴陵山,地势险峻,风景如画。
  2. 洞庭:指的是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水面广阔,风景优美。
  3. 孤峰:指的是湖中的高峰,形单影只,显得特别孤独。
  4. 神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指的是超脱世俗的神灵或修道之人。
  5. 悠悠:形容心情的恬静、悠然。

典故解析: “闻道神仙不可接”出自古代道教文化,传达一种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心随湖水共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风清新自然著称。张说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梁六之际,地点在风景秀丽的洞庭山。诗人在送别之时,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以洞庭湖的秋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直接引入了诗的背景,展现出诗人站在巴陵山上,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湖面如镜,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新而惬意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见孤峰水上浮”,通过形象的描绘,诗人将孤峰与湖水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似乎在传达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孤峰的浮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美。

“闻道神仙不可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然而这种神仙般的存在却是无法触及的。最后一句“心随湖水共悠悠”,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湖水的流动结合,表现出一种随和、宁静的心境。这句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精神。

整首诗行文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巴陵一望洞庭秋”:诗人站在巴陵山上,视线所及,正是洞庭湖的秋天景色,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2. “日见孤峰水上浮”:描绘湖中孤峰的景象,似乎在水面上漂浮,给人一种幻影的感觉。
  3. “闻道神仙不可接”:提到神仙的不可接触,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境界的向往与感叹。
  4. “心随湖水共悠悠”:最终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湖水相连,体现出一种宁静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峰比作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增强了意象的神秘感。
  • 对比:诗中对“神仙”与“湖水”的对比,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距离感。
  • 拟人:湖水似乎有了生命,心情随之而动,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突出了一种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巴陵:象征着高远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2. 洞庭:代表着广袤与深邃,蕴含着自然的神秘。
  3. 孤峰:象征着孤独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4. 神仙:代表着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5. 湖水:象征着流动与悠然,连接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巴陵”指的是哪座山?

    • A. 岳阳
    • B. 庐山
    • C. 泰山
    • D. 黄山
  2. 诗人“心随湖水共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宁静
    • D. 愤怒
  3. “闻道神仙不可接”中的“神仙”代表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3. 《滕王阁序》 — 王勃

诗词对比:

  • 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交融。王勃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而张说则通过洞庭湖的景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登芜湖浮图 西湖棹歌词 其四 西湖棹歌词 其三 西湖棹歌词 其二 西湖棹歌词 其一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四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三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二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一 送陆蓬叟之井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碎如狂 水字旁的字 吞风饮雨 楷木 尊前 三点水的字 鹵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有风方起浪 信口胡诌 包字头的字 筮择 包含笮的词语有哪些 起存 集团 告往知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