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4:03
琐窗寒
作者: 张炎 〔宋代〕
绝响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谓长歌之哀,过于痛哭。
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
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
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
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
都是。凄凉意。
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
形容憔悴。
料应也孤吟山鬼。
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
但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
这首诗的绝响已经结束。我为那玉笥山而感伤,所谓的长歌悲哀,远不如痛哭来得真切。
断壁残垣间,空帘独剩明月,故友已在天涯之外。
香气萦绕,酒意浓烈,蝴蝶在花间一生一世。
想如今我酒醉未醒,夜台上梦语飘散秋声已碎。
自从仙人离去后,我的词笺和笔墨都失去了清雅的风致。
一切都是凄凉的情感。
怅望玉笥被云遮,锦袍归于水中。
形容我的憔悴。
想必也该孤吟山中的鬼魂。
谁知人却弹断了素弦,黄金铸成了相思的泪。
但那柳枝门却掩住了枯涩的阴影,候蛩在暗淡的苇丛中愁苦。
作者介绍:张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种人生变故或失去后所作,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琐窗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绝响矣”,一种孤独的氛围随之展开,作者感叹音乐的消逝,似乎隐喻着生活中某种美好事物的永远失去。接着,诗中提到的“玉笥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但如今已变得遥不可及。
在描写中,张炎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断碧分山”、“空帘剩月”,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凄凉和孤寂。特别是“蝴蝶一生花里”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短暂而美好的爱情,令人动容。作者对自己状态的自省,如“词笺赋笔,便无清致”,更是将心中的失落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通过“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将孤独与哀愁推向高潮,展示了对美好情感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沉思,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表达了对失去的痛苦、孤独的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笥山”象征什么?
A. 失去的爱情
B. 美好的回忆
C. 孤独的心情
“蝴蝶一生花里”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人生的短暂
B. 友情的珍贵
C. 爱情的美好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怀念
C. 嫉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琐窗寒》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