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

时间: 2025-04-28 05:15:33

诗句

门前山可久长看。

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

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

绿蓑青笠玄真子,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依然只在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5:33

原文展示:

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
作者: 张炎

门前山可久长看。
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
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
晴光竟入阑干。
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
绿蓑青笠玄真子,
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
依然只在人间。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的山可以长久地欣赏,但要留住白云却很难。溪水空灵,反而与白云相伴,何必深山才能对着白云呢?清爽的气息悄然滋生在树石之间,阳光明媚地透过栏杆。旧日的家中,三条小径竹林密布,苍白的雪花拂过衣袍让人感到寒冷。身着绿色蓑衣,头戴青色斗笠的道士,垂钓在波浪之中并不是那么悠闲自在。若能像壶中日月那样自在,实际上仍然只是在人间。

注释:

  • 门前:家门前的地方。
  • 留住:指保持、停留。
  • 溪虚:溪水清澈而空灵。
  • 相傍:相伴、相依。
  • 爽气:清新的气息。
  • 潜生:悄然滋生。
  • 阑干:栏杆。
  • 旧家三径:指老家三条小径。
  • 苍雪:指白雪,给人寒冷的感觉。
  • 绿蓑青笠:形容道士的打扮。
  • 钓风波:指在水面钓鱼。
  • 壶中日月:比喻一种理想的自在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悠远的意境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炎对蒋道录(蒋士铨)寄情于山水之所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索,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开头几句,诗人用“门前山可久长看”来引入,突显出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随即转入“留住白云难”,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溪虚却与云相傍”,将溪水与云彩的相互映衬表现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中,诗人描绘了阳光透过栏杆的景象,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气息,以及阳光普照下的生机勃勃。接着“旧家三径竹千竿”,描绘了家乡的竹林景致,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绿蓑青笠玄真子”,描写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随即揭示了“钓风波不是真闲”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索。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前山可久长看:门前的山可以长时间去欣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2. 留住白云难:白云是难以留住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3. 溪虚却与云相傍:溪水清澈而虚空,与白云相伴,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4. 对白云何必深山:与白云相对的美景不一定要在深山中,强调了自然的普遍性。
  5. 爽气潜生树石:清新的气息在树石之间悄然滋生,描绘了自然生机。
  6. 晴光竟入阑干:阳光透过栏杆,表现出自然的光辉与温暖。
  7. 旧家三径竹千竿:家乡的三条小径上有千竿竹林,营造出恬淡的乡村气息。
  8. 苍雪拂衣寒:白雪轻轻拂过衣袍,给人一种寒冷的感受。
  9. 绿蓑青笠玄真子:身着绿色蓑衣、头戴青色斗笠的道士,象征隐逸生活。
  10. 钓风波不是真闲:钓鱼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闲暇,暗示人生的追求与思索。
  11. 得似壶中日月:如同壶中日月般的自在,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2. 依然只在人间:最终还是在世俗的生活中,表现出对现实的认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壶中日月”比喻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绿蓑青笠”“苍雪拂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爽气潜生”赋予自然气息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永恒的自然。
  • 白云:代表短暂与自由。
  • 溪水:象征清澈与灵动。
  • 竹林:代表纯净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道士:象征隐逸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雪拂衣寒”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雪花
    C. 烈风的吹拂

  2. “得似壶中日月”中的“壶中日月”比喻的是?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自在状态
    C. 自然的景色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悠闲向往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张炎的《风入松》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但张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悟及其与自然的融洽。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品读与写作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晓莺啼醒春愁 茅苇 望江南 江馆野望 醉蓬莱·正槐龙欲老 留鹤江有感 丰乐楼初成 云间洞天 浣溪沙 宴清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莫可名状 泳镜 龙跃虎踞 屮字旁的字 蝶影 隰皋 羽字旁的字 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包含银的成语 物极则衰 遗没 逐影寻声 漫不加意 普天同庆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