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4
《水龙吟(寄袁竹初)》
作者:张炎 〔宋代〕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甚匆匆便成归计。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几次询问竹子是否平安,雁书上的字句无法表达我满心的思念。
篱笆下半边树,村庄深处孤舟,常常倚靠在栏杆上。
远处草地与云朵相连,冻河结冰如雪,此时的行李也只好如此。
望去前方道路无尽,并州回首,仍然要渡过桑乾河。
嘲笑我曾经游历万里,匆忙之间已然成了归家的打算。
江水空荡岁末,我依然徘徊,吴地与楚地的交界。
稀疏的柳树经历寒冬,断木浮月,依然显得憔悴。
等待相逢时诉说这份思念,想必也在相思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精于词。张炎的词风独特,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象,情感真挚、含蓄。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诗人与友人袁竹初分别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途的感慨。此时正值岁末,诗人面临归乡的选择,情感复杂而深邃。
《水龙吟(寄袁竹初)》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几番问竹平安”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思念的氛围之中,仿佛感受到那份浓厚的牵挂。接着,诗中以“雁书”象征信件,透露出诗人无尽的相思之情,诗句中的“雁书不尽相思字”让人感受到信件的有限与思念的无尽。
诗人在描绘村庄与自然景色时,使用了“篱根半树”、“村深孤艇”等意象,既展现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又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回望自己的旅途,提到“并州回首”,暗示着归乡的愿望与旅途的遥远。
最后,诗人在“待相逢说与相思”中表达了对重聚的期待,结尾处的“想亦在相思里”更是将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宋代词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归乡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雁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归乡
D. 旅行
诗中提到的“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南
B. 山西
C. 江苏
D. 辽宁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与孤独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表达思念之情,但前者更多强调友谊的牵挂,而后者则侧重于爱情的缠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格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