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4:13
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南)
作者: 张炎 〔宋代〕
竹外横枝,并阑干试数风才一信。
么禽对语,仿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
清更润。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东阁谩撩诗兴。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
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在竹林之外,梅枝横斜,试着在栏杆上数一数风的细微痕迹。
那几只鸟儿在对话,仿佛刚刚从醉梦中醒来。
远远地知道是飘雪,却将冬日的寒冷都消散了。
夜更清润,明月飞来,映照出薄弱的旧时影子。
东阁随意撩拨我的诗兴,想必西湖边的老树,难以再认出和靖的身影。
晴窗自有一番美好,胜景常常让我独自领略。
温暖渐渐逼近,笑看尘世万花依然冰冷。
必须酿成一点春意,暗香在鼎中荡漾。
张炎,字宗弼,号云洲,宋代诗人,以词名世。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一枝春》写于宋代,正值春季,张炎借梅花之景,抒发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悟。此外,诗中提到的陆浩斋则可能是张炎的友人,表现了二人之间的友谊。
《一枝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诗中通过梅花、鸟鸣、明月等自然意象,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首句“竹外横枝,并阑干试数风才一信”,通过梅花与竹子之间的对照,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么禽对语,仿佛醉眠初醒”,生动描绘出春日清晨,鸟儿欢快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春的到来。
诗中“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一句,则通过远方的雪景,表现出春天对寒冷的逐渐消解,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此时,诗人仿佛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用“酿成”一词,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暗香则象征着那些细腻而深远的情感。
整首诗以梅花为引子,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
《一枝春》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和靖”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暗香”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