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44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平栏朝可监,倒影见亭榭。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寒冷的池塘冬天不流动,落叶堵塞了泉水的缝隙。东风从早到晚吹来,春天的色彩来到了山中的居所。拄着藜杖绕过东边的溪流,流水清澈得可以架桥。叠石引导水流,潺潺声直到深夜。平坦的栏杆早晨可以照见,倒影中可以看到亭台楼阁。清风吹动修长的竹子,翠鸟也飞下来。天意和人心都舒畅,春暖花开景物美丽。吟唱这首洗涤帽缨的诗,想要远离尘世的尘埃。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尘世的超脱愿望。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描绘了冬天的萧瑟,而“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诗人拄杖绕溪,观察流水,叠石引水,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潺潺水声,这些细节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平坦的栏杆、倒影中的亭榭、清风中的修竹、翠鸟的飞翔,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最后,诗人吟唱濯缨诗,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愿望。诗中通过对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池冬不流”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东风日夕来”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诗中“歌此濯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远离尘世 C. 享受富贵 D. 追求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